【康复专栏】卒中后康复, 您了解多少
益气补肺操
中医
呼
吸
功
能
康
复

《黄帝内经》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不利于人体气血 运行,有损“正气”,则会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
清代吴鞠通的温病“三焦学说” 提出“肺心之病属上焦、胃 脾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也揭示了温病的病理发展规律。
益气补肺操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气功,通过呼吸锻炼结合 对经络的拍打等手段,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 调节情绪,促进身心愉悦,为正气充盈提供身心交互条件。
特点: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患者预后出院者皆可使用。

壹
吐旧纳新
功效: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增加补呼气量、补吸气量,增加弥散时间,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同时打开胸腔,使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减少,肺容积增大。

第一节 缩唇-腹部收缩呼气锻炼
取半卧位,将双手置于腹部,闭嘴经鼻吸气 2~3秒,放松肩膀,将腹部向外突出,呼气时将嘴唇半闭慢慢呼出,类似于吹口哨,腹部下沉同时双手轻轻施压,使气体呼尽,重复操作4~8次。

第二节 胸廓放松训练
双手握拳置于胸前,将双臂抬高成一水平线,双臂向身体两侧扩张,使胸廓尽量扩张,同时吸气,双臂回收至胸前,同时缓慢呼气,重复操作5~10次。



贰
宣发肃降
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对肺经、大肠经及相应穴位 的刺激,益气补肺,通俯降浊。

第三节 手拍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肺经从胸走手,大肠经从手走头,选择自上而下对经络进行拍打,使经络所在部位产生酸麻胀痛感,对经络进行拍打各3次。




第四节 点揉合谷穴、列缺穴、曲池穴
取合谷穴、列缺穴、曲池穴,进行点揉,以穴位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每个穴位点揉30秒至1分钟。




叁
培土生金
功效:肺属金,脾胃属土,土可生金,通过刺激脾胃,益气健脾、消积化痰、 培土生金、固护中焦。

第五节 按摩脐周
两掌叠加,以脐为中心,分别行顺时针、逆时针按摩脐周,各36次推腹按摩。

第六节 点揉膻中穴、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
取膻中穴、中脘穴、 天枢穴、关元穴,进行点揉,使相应穴位产生酸麻胀感,每个穴位点揉30秒至1分钟。




第七节 叩打足三里穴
取足三里穴,用空拳叩打双侧足三里,以相应穴位产生酸麻胀感为佳,叩打双侧足三里各36次。

肆
金水相生

第八节 摩擦双肾区
取肾腧穴,摩擦双掌,温热后在背部双肾区进行上下摩擦,以产生由内向外温热感为宜,双肾区进行上下摩擦36次。
收势:全身放松,自然吐纳,调节气息,呼吸操结束。
选择五行音乐疗法中有宫、商、羽调式(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的音乐进行锻炼, 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器共鸣互动,达到动荡气血、调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每日进行1~2次锻炼,建议在上午巳时(09:00~11:00)、下午酉时(17:00~ 19:00),中医子午流注认为巳时脾经当令,酉时肾经当令,选择在脾肾经气最旺盛时辰锻炼,培土生金,纳气补肾效果最强。
长期进行“益气补肺操”锻炼可令人益气补肺,固护中焦,培本固元,从而提高机体抗免疫能力。

-END-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