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指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除了定期为其进行透析外,患者的饮食指导也是极其重要的,有些病人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结果导致营养不足,有些病人则在饮食没有节制,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正确的饮食指导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透析病人的饮食原则:
1.足够的热量
2.适量的蛋白质摄入
3.注意控制液体的摄入
4.注意钾、磷、钠的摄入
5.其他
透析患者饮食之足够的热量:
1.热量摄入充足可防止组织蛋白质分解,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2.热量摄入量:35~45KCal(kg/d) 。
3.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适量的糖类,对于脂肪 入量适当限制,但提倡补充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脂肪=3:1 4.建议多选择植物蛋白低而含热量高的食品,如番薯、芋头、粉丝等。
在透析过程中废物的处理能力大大增加,相对的部分蛋白质也会被透出,由于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后,它产生的废物是尿素氮,当尿素升高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需要选择在消化后产生尿素最少的食物,称它为优质蛋白。
优质的蛋白质:豆类、鸡蛋、牛奶、瘦肉、河鱼、河虾类。
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优质的蛋白质:豆类、鸡蛋、牛奶、瘦肉、河鱼、河虾类。
简单计算食物蛋白含量的方法
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10g蛋白 午餐:二两白面10g蛋白 二两瘦肉20g蛋白 晚餐:二两大米8g蛋白 。
透析饮食之水分摄入的原则:
1.血透病人一般无尿,少数是少尿病人,需要严格限制摄水量:体内水分过多会导致呼吸急促、高血压、充血性心脏衰竭及肺积水,也容易造成透析中血压下降及抽筋以及透后的疲乏与无力等症状。
2.目标:血透间期体重增长每天不宜超过1公斤,或血透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 。
常用食物含水量
控制水分摄取的原则
1.每日总液体摄取量等于头一天排尿量+500ml水分为标准(有尿的患者)。
2.每日总液体量=每天正常饮食所含的水量+点滴+汤水+果汁及饮料+开水等。
3.配合低钠(盐)饮食可以改善口渴的情况。
4.避免喝过多的汤汁、饮料、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5.先将一日可以喝的水用固定容器装好将这些水分配饮用。
6.感到口渴时用棉花湿润嘴唇或漱口或加一点柠檬汁在冰块或饮料中。
7.要喝水时应以温开水为最佳,一次15-30ml为准或含冰块,但要限量饮用。
8.固定运动,促进排汗。
允许体重增加上限参考表
透析饮食之控制钾的摄取:
1.高钾血症可导致肌肉无力和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是导致血透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
2.高钾血症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大汗淋漓,胃口不佳等。
3.高钾血症最好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 。
避免钾离子摄取过多的方法
1.蔬菜可以用清水煮3-5分钟,捞起来后沥干有降钾含量的效果,再进行油炒或油拌 。
2.含钾量高的蔬菜,如根茎类可以先去皮、切碎,在泡水来降低钾含量 。
3.禁忌吃生食(包括生鱼片、蔬菜等)未煮熟的食物。
4.汤类含大量的钾离子不宜多食:蔬菜汤、火锅浓汤、咖啡、茶、水果干、果菜汁等。
5.避免摄取含钾量高的蔬菜有:香菇、紫菜、榨菜、竹笋、芹菜、红萝卜、菠菜、空心菜、苦瓜、花菜等。
6.避免摄取含钾高的水果:桔子、香蕉、哈密瓜、枇杷、龙眼、桃子、榴莲、干果等。
7.钾含量低的水果有苹果、菠萝、柠檬等,要注意水分的摄取 。
杨桃——禁止食用
透析饮食之控制磷的摄取:
当肾功能下降到后期时,体内的磷酸盐无法随尿液排出而留在体内,使血磷含量增高而血钙浓度下降,促使副甲状腺分泌增加,骨钙游离到血中,产生骨病变,骨头酸疼,皮肤瘙痒和血管钙化等问题 。
控制血磷的有效方法一避免摄取过多高磷的食物
1.奶类:鲜奶、奶粉、优酪乳、冰淇淋。
2.鱼肉类及其他加工品:各式肉干、肉丝、肉松、鱿鱼丝、带骨吃的鱼类内脏类:动物的脑、肝、肾等。
3.蔬菜类:草菇、金针菇、香菇等菇类。
4.五谷根茎类:糙米、小麦胚芽、燕麦片、麦片、全麦馒头 5.坚果类:杏仁、花生、芝麻、腰果、核桃、瓜子、红豆、绿豆、蚕豆、豆皮 6.其它食品:蛋黄、鸡蛋豆腐、巧克力、酵母粉、茶叶、咖啡等。
常见食物的磷的含量
透析饮食之控制钠(盐分)的摄取:
过量的盐分摄取会容易口渴、水分滞留、体重增加、高血压、水肿、心肺衰竭等,而加速肾脏功能的恶化 。
调味品与钠(盐分)含量换算表
低钠饮食原则
以自然新鲜的食物为原则,每天摄入量少于5g
1.减少食用腌制、烟熏、罐头等加工食品。
2.烹饪时可搭配少量的柠檬、番茄、洋葱或 醋、白糖等具有特殊风味的食材调料,减少对盐、味精,酱油等含钠较高的调味料。
3.低钠盐或美味盐中的钾含量高,不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食用。
注意补钙
1.活性维生素d缺乏 。
2.机体对活性维生素d作用抵抗 。
3.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入 在透析中不可避免地丢失水溶性维生素,加上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等因素,减少了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应及时给予补充,特别是叶酸和维生素b 。
科室电话:0776-5225552
科室地址:田东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第二住院楼2楼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